最早的决斗场模式中,咱们每轮需要打满3场对战才能算完整的一局,这是经典的三局两胜制。也就是说,如果小伙伴们连续赢下两场,第三场就不用打了;但如果打满三场,那就是真正的胜负对决啦。这种设计让对决节奏更紧凑,既能考验技术,又不会拖得太久。记得那时候的决斗场没有段位限制,匹配机制也比较简单,纯粹靠实力说话。
在早期的版本里,决斗场的奖励机制也挺直接的。每天打完3场、5场和8场就能领到对应的每日奖励,比如金币和羁绊之卷。每周还有额外奖励,只要赢够15场、25场和35场就能拿到更多资源。虽然现在看起来奖励不算特别丰厚,但对新手来说,攒金币换忍者的主要途径就是靠这个啦。那时候的玩家们可都是认真研究怎么赢下每一场的。
关于忍者的选择,早期的决斗场可没现在这么多花样。那时候高招忍者不多,大家常用的都是C级或B级忍者,比如李洛克和春野樱。技能连招也没现在复杂,普攻起手加技能衔接就能打出不错的效果。不过走位和替身术的运用特别关键,毕竟那时候的忍者技能范围小,躲得好就能反打一波。
最后说说积分系统,最早的决斗场段位从见习到超影共7个等级,每个等级还分3个小阶。积分算法很简单,赢一场加40分,输一场扣20分,所以想冲榜的话胜率比场次更重要。那时候的排行榜上基本都是技术流玩家,毕竟战力平衡机制让氪金影响降到最低。现在回想起来,早期的决斗场虽然简单,但玩起来特别纯粹,技术好的小伙伴真的能靠操作打出一片天。
3场定胜负的机制、每日每周奖励、以及公平的积分系统,都是后来版本优化的起点。如果小伙伴们想怀旧,可以找找早期的对战视频,感受一下那时候的决斗场氛围哦!